欢迎访问中国共产党石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石棉监察委员会网站!
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
今天是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廉政文苑 >> 正文

物勒工名的启示

 【发布日期:2019-09-27】 【字号: 】 【关闭此页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 

前些日子,我在家乡一个叫戴窑的老镇上看到一处古砖瓦博物馆。老镇因烧制砖瓦而得名,最鼎盛时期镇上曾建窑72座,成为全国知名的砖瓦“窑都”之一。

博物馆内各种青砖、城砖、花纹装饰砖,以及筒瓦、小青瓦、屋面瓦等,分门别类云集一室,虽然隔着时光的洪流,面对质朴坚实的古砖与做工精美的瓦当,一下子真有跌入历史深处之感。更让人难忘的还是两块硕大的城墙砖,上面烧制有三列阳文“扬州府提调官同知竹祥司吏陶旭,高邮州提调官同知常松司吏纪衡,兴化县提调官主簿樊弘道司吏赵宗”。背面还有“年月日窑匠胡士一”的字样。

是这些古人想流芳后世扬名天下,类似“到此一游”的涂鸦之作吗?

当然不是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,这些都是责任与承诺,表明了每一块城砖的身世来历。若是验收时砖头不合格,这些刻上名字的人就难辞其咎,轻者砖头退回重烧,重者可能就会丢了身家性命。

古代城墙是防御入侵、自我保护,树立城市或国家威严的标志性建筑。明朝朱元璋曾认为,城墙是一个国家稳固的根基,城砖必须质量至上,结实耐用。只是构筑明城墙工程浩大,所需城砖只能从外地烧制好,运送至都城南京。当时烧制地有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五省,参与制作的达37个府,162个县。负责管理、监督、烧制的官员、民夫、工匠更是数不胜数。当时,烧制城砖的要求极高,每一块都须经过十八道工序,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。但在没有质量检测设备的古代,如何防止砖头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粗制滥造,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,确保城墙砖的品质?为此,朱元璋下令,从顶头负责人一直到具体烧砖的工匠,人人都须将姓名职务刻在砖头上,万一砖头质量出现问题,很快就能查找到中间失职的那个人。不仅如此,朱元璋还常到现场检查工程进度,察看工程质量。这一招果然奏效,那些想大肆捞取、借机敛财的贪官污吏再不敢有非分之想,而且所有的工程环节都严格把关,确保不出丝毫纰漏。

始建于公元1366年,耗时21年、蜿蜒35.267公里的南京明城墙,作为世界第一大城垣,至今仍雄壮、坚固,这与当年朱元璋的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。

其实,将姓名刻在包括兵器制造、城墙修筑、宫廷用品、陶瓷工艺之中,自春秋时期就有了,叫作“物勒工名”,即在器物上雕刻工匠的姓名,为的是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。可以说,工匠们刻下的就是担当与责任,还有永不磨灭的工匠精神。

到了明代,一贯痛恨贪腐、重刑赃吏的朱元璋更加重视“物勒工名”这一制度的运用。在明城墙修造工程中,不仅要求刻下工匠姓名,更是下令将层层负责人包括府、州、县的地方官员以及具体负责人,直至烧制时间全部刻上,只要出了问题,担负主体责任、监督责任者全部问责,决不姑息。

研读前文提到的竖排三列阳文,意思是:扬州府知府兼城砖烧制负责官员竹祥,监督工程质量官员陶旭……穿过600多年风霜侵蚀,似能看到当年他们不顾炎热立身于熊熊燃烧的窑火前,或俯身凝视金振玉声的城墙砖,一回又一回轻轻抚摩才微微颔首,又望一望京城方向,手捋一绺山羊胡,昂起头,霞光映照中一脸庄严。

如今再细细揣摩那些刻印在时光深处的名字,我们除了敬重,唯有感佩。(朱秀坤)